微头条丨开黄腔、玩烂梗,一大批孩子正在被摧毁……
2025-10-23 08:43:24来源:校长传媒
不少孩子,
(资料图片)
正在失去好好说话的能力。
01
网络上的烂梗,
正在让家长心梗。
02
前段时间,
一条视频引发了巨大争议。
一位初二班主任在课堂上怒斥学生。
起初还有网友疑惑
“老师为何如此失控?”,
可当理清来龙去脉,
只觉得细思极恐。
事情的起因,
是班上一位学生向她倾诉:
一些同学总追着他喊“唐人”。
班主任起初没懂什么意思,
直到特意去搜索才发现,
“唐人”这个称呼,
竟是被用来嘲讽他人
患有“唐氏综合征”。
暗指一个人
“幼稚、愚蠢、不正常”。
如今这已成为
学生群体广泛流行的骂人梗。
这让班主任既震惊又愤怒,
在随后的德育课上,
她严肃地怒斥学生。
人有三不笑:
不笑天灾,不笑人祸,不笑疾病。
我们不能拿疾病当作笑料,
更不能用它去攻击他人。
不管你是攻击同学,
还是攻击任何人,
用疾病来制造烂梗,
本质上就是一种语言暴力,
这是对患病群体的极大不尊重。
视频发布后,
迅速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共鸣。
因为大家发现:
这并不是个体的问题,
如今各式各样的网络烂梗,
已经大量渗入校园。
不少孩子,
正在失去好好说话的能力。
03
这样的场景很多家长印象深刻:
一位老师布置作业时,
底下学生张口闭口就是:
“包的包的~”
“做不了,做不了一点。”
家长批评孩子,
他们立刻甩出一串网络语录:
“那咋了?0人在意。”
“停停停,宝子你继续。”
“中式教育真窒息。”
“迟早逃离原生家庭。”
一位博主去亲戚家吃饭,
两个侄子刷了三个小时视频,
他多嘴了一句:
别把眼睛玩坏了。
侄子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说:
“啊对对对”
“你说的对!”
“如何呢,又能怎?”
你想多说两句道理,
他们立刻打断:
“我们平时都这样”
“鸡你太美,鸡你太美!”
以上只是冰山一角。
在如今中小学生的对话中,
充斥着大量令人费解的梗言梗语:
芭比Q了
如何呢,又能怎?
尊嘟假嘟
因为我善
来财,来财
家人们谁懂啊
演都不演了
我勒个豆
我勒个骚刚
tell me why
OI,OI
......
甚至他们都把这些用成书面语。
上海一语文老师改作文就发现:
一个班40多篇作文,
竟有十多篇高频使用网络热梗:
表达赞叹用“绝了”
感谢用“拴Q”
吃惊用“离了个大谱”
气愤用“破大防了”
紧张用:心里慌得一批”
把家长叫“老登儿”
喊同学叫“老6”
这已经不是个别孩子的语言习惯,
而是一种正在中小学生群体中
泛滥成灾的现象!
04
不仅是网络烂梗,
现在很多学生已经开黄腔梗了。
早前有家长发现,
他女儿回来一直在唱“大香蕉”。
歌词是这样的:
“大香蕉,
一条大香蕉,
你的感觉真的很奇妙,
飘呀飘,摇呀摇,
你的感觉神魂颠倒……”
孩子一边唱,
还一边站到凳子上舞动屁股。
一问才知道,
女儿是跟同桌男孩学的,
孩子还觉得男孩很“幽默”。
一查才知道,
这是一首网络歌曲,
不只是这个学校,
这首歌一度风靡幼儿园和小学。
但歌词在成年人听来
越听越不对。
香蕉是用“条”来形容?
香蕉为什么会感觉神魂颠倒?
这难道不是在开黄腔吗?
以上是比较轻的,
还有更过分的。
之前有老师上语文课,
上到了一篇文章有
开端、发展、高潮、结局,
结果底下几个男生在窃笑。
一位男生问女生:
“你家里有银子吗?”
女生说:“有”
于是男生问:“那你卖银吗?”
在一个小学生联欢会上,
有一个女孩在上面表演民族舞,
结果下面一群小男生起哄:
“你好骚啊”
一个幼儿园女孩,
穿了一条白色的连裤袜。
结果有男同学问她:
为什么不穿黑丝?下次穿黑丝。
还有女同学喝牛奶、吃香蕉时,
会被一些男同学指指点点。
甚至还有男同学,
对老师开黄腔。
有个美女老师二十多岁,
有次上课让孩子上去做题,
让大家自愿举手,
结果有个男生很大声喊了一句:
“我要上老师!”
结果一群男生就在那里狂笑
还有位老师发贴。
配图是一张纸条。
一个小孩歪歪妞妞写着:
老师,我X你妈。
有人说:
大人看什么都是脏的,
小孩子懂什么?
他们或许不懂,
但成人世界里的恶俗烂梗和脏话,
他们已经有模有样学会了。
05
今天为什么写这篇文章?
因为这种看似无害的跟风,
正在悄悄引发一场更深层的危机——
文化失语症。
什么是文化失语症?
小时候,
当壮丽的暮色映入眼帘,
我们能脱口吟诵:
落霞与孤鹜齐飞,
秋水共长天一色;
当感念他人的恩情,
会想起:
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;
当目睹不可思议之事,
可以说:
瞠目结舌、大惊失色;
当胸中怒火燃烧会说:
怒不可遏、义愤填膺。
然而今天的孩子呢?
烂梗越来越普及,
想表达赞叹时,
脑海里只剩下
“666”、“绝绝子”;
想描述震惊时,
脱口而出“我勒个豆”、
“离了个大谱”;
喜悦只会“哈哈哈哈哈”,
感谢只会“拴Q”,
悲伤只会“emo”。
当烂梗泛滥成灾,
孩子们已渐渐分不清
什么才是得体的表达,
什么是脏话和烂梗。
而更可怕的是,
孩子们对经典文化一问三不知,
但对网络热梗如数家珍。
这不仅仅是一场语言的退化,
更是一场思维的萎缩。
丰富的词汇库在崩塌,
细腻的情感表达在消失,
批判性思维在瓦解。
孩子们被塞满了
现成的、粗糙的、
短平快的表达模板,
就会失去组织语言、
精准表达、深度思考的能力。
从热梗开始,
到语言退化结束。
我们正在目睹的,
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文化失语危机。
06
想要解决这个问题,
或许先要明白:
为什么孩子们会如此热衷
使用这些网络热梗?
说到底根源就是两个:
跟风、求认同。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
短视频和社交网络
成了孩子们的新型社交广场。
当一个新梗出现时,
它迅速成为圈内的“社交货币”
这就像一场无声的入场考试,
会用,你就属于这个圈子;
不会,就可能被边缘化。
谁都想被同学接纳,
都想显得“潮流”,
一句“尊嘟假嘟”、
一声“老6”,
不只是学句话那么简单,
更是在说:
“看,我和你们一样,
用的是现在的热点。”
很多家长可能一上来就怪手机,
说它是“罪魁祸首”。
这话也不算错:
是手机里的短视频,
把一句句烂梗推到孩子眼前;
是群聊里的消息,
让这些文化垃圾在校园里疯狂传播;
有时候,
孩子宁愿抱着手机刷不停,
也不愿跟家人多说两句。
可手机真要背所有锅吗?
仔细想想,
手机更像一面镜子,
照出的是这个时代,
两个藏得更深的问题。
07
第一个问题,
藏在大数据的推送里。
短视频平台推崇“流量为王”,
越猎奇、越夸张的内容,
越容易被推荐;
越简单、越重复的梗,
越容易被模仿。
而那些需要静心理解的经典、
值得细细品味的文化,
却因为传播慢、不吸睛,
被算法无声地埋没。
孩子刷到的,
永远是大数据想让他刷到的,
是一个被流量筛选过的
浅薄而喧闹的世界。
第二个漏洞,
藏在家庭的日常里。
很多家长把手机丢给孩子,
以求片刻安宁。
也会抱怨孩子手机成瘾,
却很少真正去了解:
他在看什么?
为什么爱看?
甚至有人觉得:
“几个网络热梗而已,
能有多大影响?”
可语言的背后是认知,
认知的背后是价值观。
当我们放弃过问,
就等于把孩子的精神世界,
交给算法和流量去塑造。
为啥孩子爱看手机?
其实是现在孩子的生活,
太单调了。
回想我们的童年:
推开门是田野,
放学后是伙伴,
一起疯跑、钓虾、爬树……
那是人与真实生活的碰撞。
而今天的孩子呢?
从家门到校门,
从课堂到补习班,
生活被关在固定的轨道里。
他们没有地方释放压力,
没有途径体验真实生活的趣味,
只能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归属和放松。
刷梗,
成了他们低成本的情绪出口;
玩梗,
成了他们融入圈子的社交工具。
所以,
问题不只在于
“不让孩子玩手机”,
而在于:
我们是否愿意花时间,
陪孩子培养一个真实的兴趣爱好?
是否愿意带他走出家门,
哪怕只是去超市、去散步、
去球场踢一场球?
当我们陪孩子
读书、运动、探索世界,
到真实世界去找到最真实的快乐。
当温暖的对话取代冰冷的刷屏,
当真实的感触填补内心的空虚,
那些浮于表面的烂梗,
才会自然而然失去扎根的土地。
PS:更文不易,欢迎在文章结尾给我们点一个【赞】和【小红心】,你的支持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。
本文编辑:木舒,排版:Suncandy。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。
责任编辑:hnmd003
相关阅读
-
焦点热门:【ETF动向】10月22日建信上证科创板200ETF基金跌0.6%,份额增加3900万份
证券之星消息,10月22日,建信上证科创板200ETF基金(589820)跌0 6%,
2025-10-23
阅读排行
资讯播报
- 每日热文:前三季度上海市主要金...
- 冀北电网启动136号文竞价申报-每...
- 焦点简讯:PriceSeek提醒:尼日利...
- 中国建材:中材科技前三季度归母...
- 当前信息:华远控股:10月21日获...
- 瓜帅:斯通斯踢出了三冠王时的水...
- 【欧冠】哈兰德连续12场狂进22球...
- 美元指数21日上涨 资讯
- 微动态丨海德股份:目前暂无更名...
- 同济科技:拟减持已回购股份不超...
- 热门:翔港科技:股东董旺生拟减...
- 中国中铁:前三季度新签合同额同...
- 格力高管被指错认水军,多次发文...
- 日本流感疫情持续扩散
- 张康乐成为MLB潮流品牌大使,共...
- 金岭矿业:公司通过招商招租、土...
- 高市早苗内阁名单公布
- 今日要闻!男子救人后发现场视频...
- 今晚9点!猎户座流星雨迎来极大
- ‍【国潮少年志】漫评|青春...
- 【时快讯】20cm速递|科创创新药E...
- 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站突破700座_热议
- 生意社:10月21日华鲁恒升异丁醛...
- 北元集团又一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发...
- 2025年10月21日甘肃武山县蔬菜产...
- 快看点丨巨星医疗控股午前涨超18...
- 每日聚焦:全国试点破冰 宣恩完...
- 当前热讯:破发股尤安设计扣非亏2...
- 涨停雷达:工程机械+盾构机+智能...
- 百事通!央行今日开展1595亿元7...
- 速递!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奋战60...
- 丰草牧场荣膺京东“年度新品标杆...
- 高鑫零售预计中期股东应占亏损1....
- 观点:10月21日盘前停复牌汇总
- PriceSeek提醒:东岳HF产能自用价11650元
- 全国首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20年...
- 【沥青周报】沥青现货价格走弱,...
- 美债收益率集体下跌|焦点热门
- 马可波罗(001386):首次公开发行...
- PriceSeek提醒:聚兴化纤涤纶DTY...
- 老百姓大药房万店落地“爱心驿站...
- 德尔股份: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...
- 中国船舶: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盈...
- 每日热点:微盟与抖音集团旗下巨...
- 中国船舶(600150):中国船舶2025...
-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周海兵会见法国...
- 15秒看河北丨邂逅秋日调色盘_每...
- 丙烯酸异冰片酯商品报价动态(20...
- 嘉泽新能:股东GLP拟减持不超3%...
- 微盟与抖音集团旗下巨量引擎达成...
- 权凌云:墨韵花香里的艺途之旅
- 每日聚焦:2025年1-9月中国未锻...
- 上周无新增IPO受理企业 热门看点
- 9月居民存款大增近3万亿,存款搬...
-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、聚氯乙烯、聚...
- 东京股市显著反弹
- 告吹!曝海港主帅穆斯卡特无缘执...
- 当前信息:“秋冬进补”即将启幕...
- 微头条丨班级生日会变“送礼赛”...
- 星品钜惠席卷,生活家地板连续九...
- 丰巢旗下高端洗护品牌“新洁”发...
- PriceSeek提醒:中国LPR利率公布...
- 宇树科技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
- 华中首家vivo人文影像馆启幕,邀...
- 每日快看:重庆黔江区晚秋桑蚕茧...
- 三季报高景气,机构提示券商进攻...
- 国家统计局:2025年9月份规模以...
- 蔚能在武汉成立电池科技公司 注...
- 情绪价值改写消费规则_每日热闻
- 德甲综合:“国家德比”拜仁击败...
- 百事通!开盘播报:创业板指开盘...
- 当前热议!直到看完NBA季前赛,我...
- 金融知识互动
- 焦点精选!PriceSeek提醒:滨化...
- 亚市早盘黄金小幅走低贸易紧张关...
- 财报速递:星网宇达2025年前三季...
- 当前聚焦:卖爆了!订单已排到年...
- 或套现4.5亿元!湖南白银股东拟...
- 降薪3000万!杜兰特2年9000万提...
- 2025年哪些是PCCP管道龙头,你知...
- 2025桂林艺术节概念片《化境·山...
- 海正药业:欧盟撤销台州工厂《GM...
- 台风“风神”、冷空气齐聚,助力...
- 【报资讯】“苏超”决赛神级预测
- 英诺赛科完成配售合共2070万股新H股
- 红星照耀中国|一医一艺 医护工...
- 焦点速看:巴萨找到新莱万!17岁...
- 受台风“风神”影响 10月20日-2...
- 小米加步枪打败洋枪大炮就靠拼 ...
- 视点!《视野》全国征文大赛 “...
- 建行菏泽曹县支行秉持“以客户为...
- 秦皇岛队客场逼平承德队 动态
- 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调整
- 实时焦点:湖人新赛季前瞻:詹姆...
- 非盟使团团长蒋烽大使一行赴南非...
- 尼斯vs里昂:若纳唐-克洛斯、博...
- 即时焦点:英超25岁铁卫明年离队...
- 今日聚焦!通达股份公布“一种自...
- 焦点滚动:鸡肉概念股2025一览(名...
- 光弘科技:越南基地购置了新的土...




















